1. <th id="rinn1"><track id="rinn1"><dl id="rinn1"></dl></track></th>
        歡迎光臨福建伊斯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海事大AIS船舶自主導航系統獲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發布時間:2017-04-11 13:10:06 發布作者:admin 瀏覽次數:1049

        行駛在茫茫的大海上,隨時知曉自己的位置對于保證航行安全至關重要,船舶定位導航系統正是在航行中發揮著這樣的作用。但是在越來越復雜的航行條件下,單純利用衛星導航系統還不夠可靠,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呼吁,應強制船舶配備天基(衛星導航)和陸基雙備份定位導航。記者昨日從大連海事大學獲悉,由該校張淑芳教授承擔的《高可用新體制AIS船舶自主導航系統》項目獲“十二五”首批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立項。該項目著眼于船舶陸基導航系統的研究,不需另外增加系統建設和維護費用,是世界船舶導航技術領域的一個全新的導航體制。項目研究成果與衛星導航系統搭檔組成“天羅地網”,可準確定位船舶位置,保證船舶航行安全。

          大連海事大學副教授胡青是該項目的課題負責人之一,他介紹說:“根據IALA(國際航標協會)的世界無線電導航計劃,為了沿海船舶的航行安全,將強制船舶安裝天基和陸基定位導航系統,天基定位系統是GNESS衛星定位系統,但是陸基定位導航系統國際海事組織還沒有選定,如果重新建設一套陸基定位系統,這其中的建設和維護費用將是一筆巨大的開銷。"高可用新體制AIS船舶自主導航系統"基于中國和世界各國沿海已經建設得比較完善的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岸站網絡,利用船舶已經被國際海事組織強制安裝的AIS船載設備(船站),可在沿海50海里船舶高密度通航水域進行船舶陸基導航,使AIS系統具備自主定位功能,而不需要另外增加系統建設和維護費用,是最經濟的陸基定位導航系統,每年至少節省陸基定位系統維護費用數千萬元。到目前,國內外都沒有該技術成果和技術標準,我們的項目具有完全的知識產權。”

          胡青說,AIS船舶自主導航系統研究的內容是目前國際海事組織號召各成員國研究開發的技術,研究成果將向國際海事組織提出技術標準建議,如果能夠在國際海事組織通過,該技術成果可在世界范圍推廣,經濟效益非??捎^。中國的技術引領作用將使中國打破船舶導航技術落后的被動局面,在國際船舶導航技術上擁有話語權。

        曰批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